塑料机械是提供塑料制品制造装备的专门行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现状,有关专家对国内外市场分析预测如下。
根据初步测算,世界塑料机械近年来的年均产销量为85亿美元左右,其中近60亿美元进入出口贸易。我国塑料机械近年的年均出口量均在4000~5000万美元左右,不到世界塑料机械出口量的1%.这与我们塑料机械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我们大多数产品几乎都是数年前的水平,无法适应世界市场的主流,甚至未能适应国内跟随世界潮流较紧的塑料加工企业的需求。
2未能形成有效的现代化国际营销体系。
我们落后的营销手段和体制,使得海外贸易无法顺利扩展。
1.涉及农业和包装两大行业的膜类(包括片材)材料仍然占绝对优势,大部分以PE、部分PVC和PP为原料。
代表的建筑用、民用工程用塑料还将保持其增长势头。
程塑料和热塑性弹性体的用量将随汽车市场的景气程度而变化。
4家电、电子电器行业的庞大市场将导致PS、PP、PC和ABS等工程塑料制品成倍增长,如何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确定本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各个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主要产品及品种的市场需求应当由企业自己去开发。
三、我国加入WTO对本行业的影响加入WTO除了对我们有诸多好处之外,对塑料机械行业不利之处大致有两点:一为关税壁垒的保护将不复存在,二是无代价的仿制将成为历史,从整个塑料工业的情况看,原料工业方面:年进口树脂价值是国产的1.3倍,大半江山被国外占领,大部分国内企业效益不佳,产品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塑料机械方面:年进口价值是国产的1.6倍,我们只占有1/3强;塑料加工行业稍好,近几年的平均出口额是进口额的1.4~1.6倍,但这是建立在花费大量外汇购进专用树酯和大量高档、专用设备基础之上换来的,这还未算其中有多少是外资企业、多少是港台企业的出口值,而这方面的出口额在我们塑料制品总出口额中所占比例很大。具体到塑料机械行业,在关税壁垒的保护之下,我们比人家多花费了那么多的钢材、能源、人力、物力,还不算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各类配套元器件、控制系统,尚且还输掉了近2/3的“江山”,仅保住了中低档、通用型市场,全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仅维持在7.4%.一旦关税壁垒不复存在,大家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时,所谓的价格低廉已经无法对国外产品造成竞争威胁。
四、国际市场发展趋势1.从制品开发开始向机械使用者提供从制品、工艺配方、设备和售后服务等的全方位服务。
2按照用户的要求,设计制造出专为用户解决其工艺困难的适用设备。
3.及时借鉴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将各类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到本行业上,如电子、通讯产业和汽车工业、航天工业的科技成果。
4紧跟材料科学的发展,使新型设备适应新型材料的加工。
树立用户的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设备这一理念,力求设备运行高速、高效和节能。
企业之间有优化重组的案例,但未见大化工企业那种大规模的联合,(下接第98页)定。
4争取以较为有利的反倾销补救措施结案在案件胜诉无望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可主动提出价格承诺,尽量避免以征收反倾销税的制裁结案。如果所提出的价格承诺适当,就有可能被接受。因为对出口商说来,提高价格后,出口数量可能减少,但收汇金额却可能增加,例如,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的出口闹钟反倾销一案,最后以中国出口商价格承诺结案。1980年至1982年该产品先后上调了三次,从1980年10月1日至1981年9月30日,出口数量减少33%而换汇金额反而增加19.5%.司法审查的作用虽然有限,但是,被诉方也不要放过任何获胜的机会。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有时对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最后裁定也作出部分否定。
倾销的展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近在眼前。但我国的反倾销才刚刚起步,若同世界上其他贸易大国反倾销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1.反倾销法律法规还欠完善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一些规定,相对于外国反倾销法而言,有些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需要修改、补充,使之细化具体或制定施行细则。
2反倾销的机构建设需要加强3.建设培养达到国际水平的反倾销专业队伍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将接受世界组织的监督。中国对每个反倾销案件的裁决,都不可能是最终裁决。如果被告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作出最终裁决的将是世贸组织。因此,必须尽快加强对反倾销专业队伍人员的培养,提高其素质,使之尽快达到国际水平。
4企业要学习与熟悉有关反倾销法律企业必须熟悉中外有关国家反倾销法律,积极参与应诉。对外商的反倾销行为,要及时起诉,力争胜诉。
总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对外国反倾销指控和反进口产品倾销这两付重担,都将一肩挑。虽然任重道远,但毕竟已是“柳暗花(上接第93页)由于国外专业化协作很成熟,塑料机械生产企业的规模不会太大。
五、国内市场发展趋势1.打破原有行业界限,塑料机械为各行业服务已成定式并向纵深发展,进而有可能向引导市场消费过渡,但引导必须是正确导向。
2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合资、合作、继续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品及工艺和设备以发展我国的塑机,提高技术水平。
3国内中低档市场容量会被挤压得越来越小。部分企业分化重组,有些企业将减小塑料机械比例而转向多种经营,有的企业将避开国内恶性竞争进而开辟国外市场。
4社会专业化协作将逐步走向成熟。有些厂家将集中精力在某一个局部市场将生意做大。
5.个别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开支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吸纳高素质的管理及科技人员,以图进一步发展并争取与世界列强相抗
汇荣流体(http://www.servo-valv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