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软包装发展预测冯建平(茂名众和金塑实业有限公司)1综述目前我国包装工业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左右,包装业每年以2%~3%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同时包装也是塑料应用最多的领域,其用量大大超过其它传统包装材料。近几年,我国塑料包装材料总产量约占包装材料总产量的1/3,居各种包装材料之首。在日本,各种包装材料总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8%,其中纸和纸张4.7%,金属4.9%,玻璃3.3%,玻璃纸和木材均为负增长,而塑料则达到水泥包装50%以上使用复合编织袋,还有矿产品、化工品、合成树脂、原盐、食糖、棉花和羊毛等对包装的需求,将使塑料包装成为主要的包装材料。小包装粮食在一些大城市中已有了起步并取得了进展。
商品包装的大量需求使得塑料包装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塑料软包装也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2未来几年中国塑料产品发展趋势预计2005年我国塑料制品需求量为2500万t,详见表1.表12005年我国塑料制品*求预万t制品种类需求量需求量占总需求量/%农用塑料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建筑用塑料制品工业配套用塑料制品日用塑料与医用塑料制品人造革、合成革其他塑料制品合计率将达0%,到2005年将达2500万t,将实现总产值约2500亿元,70%的塑料制品要达到国际1990年代宋的水平,其余30%要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十五”期间塑料制品发展的重点: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其中包装材料重点发展各种用于食品、饮料和药品等领域的材料,开发提高保护功能和延长货架时间的高阻隔包装材料、热灌装包装材料、保鲜材料、粮食储运防霉及防虫材料。
3面对“入关”的中国塑料软包装们带来不少的冲击和挑战。如目前瑞士人均包装消费为319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的美国也达260美元之多,仍比我国高出130倍。从环保角度来看,消费大国大多在20年前就先后对包装印刷业制订了法律法规(而我们至今还未出台),其包装业在国民经济中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相比之下,我国的软包装业定位较迟,收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微不足道。软包装要提高竞争力,首先要加快对包装工业进行法律法规的制订,并在进行体制改革中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包装生产经营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和;1全不是靠消耗资源而是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可循环使用工业体系。力求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应由归口的包装行政部门和专业协会来协调行业部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疏通隶属关系。大力加强包装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盗版侵权行为,对走私材料、隐瞒漏报包装营业品种、品牌、品名等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为我国软包装业创造一个宽松而又竞争有序的内部环境。为了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软包装行业在加快IS014000审登记和IS09000认证的同时,应着力完善“人关”后的各项标准的制订,推进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搞好有关质量方面的员工培训,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选择七、八家经济实力和其他方面较好的企业组成软包装集团,兼并或联合小厂形成真正的“航空母舰”,从包装人手,把好质量关,尽可能达到“包装网络化、印前数字化、设计多样化、品种档次化、再生科学化、复用系列化'做到在国内市场唱主角,在国外市场拓展空间- 4塑料软包装发展趋势今后塑料软包装的主要增长点为:4.1食品包装的发展整个食品塑料包装市场目前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趋势。2000年,全球用于食品售前包装的塑料包装的总收入达到了49.1亿美元,预计,2007年这个行业的收人可达到71.5亿美元,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估计为5.5%.在包装材料方面,2000-2007年热塑性聚丙稀每年的增长率可能最高,预计在10.7%和9.5%左右。PRT的增长则不会低于9.2%.而另一方面,增长最慢的可能将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年增长率为在食品和饮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方面,PET材料在矿泉水瓶中的应用将聚酯材料推向了塑料食品包装的头名宝座。2000年占了整个市场收入的177%位居其次的是聚苯稀,所占比率是166%,而低密度聚乙烯则为14.2%.在接下来的5年内,上诉三种包装材料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聚氯依稀、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的增长将相对较小,高密度聚乙烯则将继续失去其在市场的利用率。
4.2药品包装将是软包装的第二大经济长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包装生产企业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目前,我国药品包装行业已拥有2000余家大小企业,能生产6大类30余个品种的药品包装材料,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制药工业的需求,年销售额已占全医药行业销售额的15%左右。
在未来的5年内,药品包装将成为软包装的第二大经济增长点。医疗用品自身发展的强颈势头,带动了医疗用品包装的飞速发展,用可控制剂量的热成型挤压的泡罩包装替代散装或瓶装的药品包装已经问世。在我国主要推广应用的中医药的颗粒剂、粉剂、散剂、胶囊等塑料复合膜袋包装中,主要发展以下几个品种:一、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该种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热性和阻隔性,用于复合袋的外层,把它与热封性好的LDPE、E―VA、EEA、EAA或与铝箔复合,能大大提高复合膜的刚度及物理机械性能。如在BOPP基膜上涂上防潮及阻隔性优良的PVDC,则可大大提高它的防透过性能。
二、流延聚丙烯薄膜(CPP)。它具有良好的热封性,多用于复合包装袋的内层,真空镀铝后可再与三、聚酯薄膜(PET)。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和刚性,耐热性极高,耐药品性极好,透明和光泽度十分优良,水气和氧气透过性较小,具有特别好的保味性,这一点是其它所有薄膜不可比拟的。
四、聚偏二氯乙烯薄膜(PVDC)。它是阻隔性能最好的一种薄膜,分为耐热性涂布膜,如阻气性PP、CPE、PET及涂布PVDC膜。研制低价位的PVDC涂布/PP复合膜不但能应用于药品包装,还可用于加热食品的耐热性涂布包装。PVDC薄膜的应用更为广泛,可用于包装天然乳制品,具有阻氧性,并能防止霉菌在其熟化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还可设计成带有减压阀的阻气PVDC薄膜袋,它可在高温、高湿度的条件下使用,在运输和贮存时,对氧气和湿气的阻透性能优异。医药、食品用的PVDC涂布复合膜,在国内用于制作高温蒸煮灭菌袋和保鲜防腐袋。
目前包括进口的PVDC涂布膜已在肉类制品、糕点、茶叶、固体饮料包装中广泛应用,并起到防止水分散失、阻隔气体、保持香味、防腐、保鲜等作用。
五、镀铝膜。真空镀铝膜是在高真空状态下将铝蒸发到各种基膜上的一种薄膜产品,镀铝层非常薄。
目前在中药的粉剂、颗粒剂、散剂的外包装中广泛使用的有PETP、CPP、PT、OPP、PE等真空镀铝膜,其中应用最多的还是PETP、CPP、PE真空镀铝膜,真空镀铝薄膜除了具有塑料基膜的特性外,还具有漂亮的装饰性和良好的阻隔性,尤其是各种塑料基材经镀铝后,透光率、透氧率和透水蒸气率降低几十倍或上百倍,用于药品包装,能防止药品发霉、潮湿变质,保证了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可作为很好的材料应用于药品包装,是今后重点发展的优良包装材料之一。
六、氟卤代烃薄膜。这种塑料薄膜是氯三氟乙烯(CTFE)的共聚物,是不可燃的,阻隔性优良且透明。
该薄膜具有独特的应用范围。目前有两类这种薄膜,即CTFE和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CTFE薄膜在零下320以下仍是柔软的,其熔点在360至400之间,视其品位及结晶的程度而定。CTFE在化学性质上是惰性的,能经受住金属、陶瓷和其它塑料所不能经受的烈性化学药物的浸浊。另外CTFE薄膜的水气渗透率比其它任何塑料薄膜都低,实际上其吸湿性等于零,而且它能与各种基料复合,像PE、PVC、PET、尼龙、铁铝箔等,也可用真空喷镀铝法给它们喷或镀金属。CTFE薄膜及其复合物主要是用来包装需要高度防潮的药片和胶囊。
浙江化工七、药品的泡罩包装。又称水泡眼包装,简称为PTP,是药品软包装的形式之一。由于这种包装形式具有多种优点,越来越受到用药者的欢迎。这些年来,药品的泡罩包装及其PTP材料在我国药品包装领域异军突起,为改变我国药品包装的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缩小了与国外药品包装材料的差距。
以上材料的应用保证了药品包装所要求的阻隔性和卫生安全性。
4.3可降解塑料包装潜力无限目前,国家已把降解塑料包装列人优先发展的领域,降解塑料包装无论在农业、H化、医用、食品等领域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据预测,2000年中国塑料包装产量为300多万吨,产生的塑料垃圾近200万吨。因此,降解塑料包装的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指出的是,降解塑料也不能视为解决塑料包装废弃物的灵丹妙药,还存在着包装应用性能上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多种食品包装上能否适应,还须下功夫研究。
4.4为适应各种目的的需求而开发的新包装材料、新包装系统不断推出。例如:与HACCP相关的技术:防止异物混入的计量器、可加热杀菌的传送带、各种异物或金属的检测器、环境灰尘数/浮游菌数测定器、环境灭菌灯、包装材料表面的各种除尘器等3采用透明软质薄膜包装果蔬菜的自动包装系统。
防止因含有多种食品或调味料成分使复合化包装材料出现层间剥离现象的技术。
具有排放食品产生的气体的功能的软质包装材料、各种功能性包装。
适用于各种印刷、标签的全息照像、精密全息照像。
附带向软质袋内进行充填、排出的各种形状的进出口袋。
PET瓶的高速成形机及充填系统。
5我们面临的课题我国包装行业现有2.5万多家企业,年产值从198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200亿元,每年递增近20%,但是包装业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在我国,包装行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包装产品的使用和回收及处理系统不完善,管《于以K乏,造成大量的包装废弃物损害了我们的牛存环境。
而且影响有越演越烈之势。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之一。因此,在我国包装行业全面推广“绿色包装”势在必然。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因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确定了包装符合“4R+1D”原则,即低消耗、开发新绿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环和可降解。
目前国内外废弃物塑料包材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土埋法:费工费钱费土地,已逐渐淘汰不用。
2〉焚烧法:日本和欧美采用此法,关键在于焚烧炉废气的回收利用和纯化问题,防止二次污染,日本是先进的例子,100%有尾气回收纯化装置,不污染空气。
3)废塑料的回收利用:PVC回收再用,PET的干销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混合废塑料的干锱为车用燃料油等方法。做好废塑料的回收再用,政策很重要,美国和欧洲都制订了强制性回收的政策,我国可以仿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塑料包装废弃物都有材料回收利用的价值,特别是大量的混杂塑料包装废弃物以及包装有毒物质的包装物(如药瓶、农药袋、医用塑料废弃物),都不宜用材料回收利用的办法来处理,而有赖于化学回收利用或能源回收利用法3在合理选择包装的条件下,减少销售包装的多层次化是完全可能的。塑料包装的再次使用,也是减少包装废弃物源的途径。实际上,塑料包装的再使用在运输包装方面已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销售包装方面也有推行的可能性,尤其是对销售量大而面广的日用消费品都有包装再使用或重新灌装的可能性3例如,国外洗涤用品工业正迅速转向浓缩产品和相关的重新灌装形式,织物软化剂在欧洲和北美以重新灌装浓缩产品的形式已供应多年,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汇荣流体(http://www.servo-valve.cn/) |